产品展示
PRODUCT DISPLAY
技术支持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技术支持 > MTS RP5SA3000M02D581U402传感器工作原理
MTS RP5SA3000M02D581U402传感器工作原理
  • 发布日期:2025-07-22      浏览次数:166
    • MTS RP5SA3000M02D581U402传感器工作原理

      一、核心工作原理

      MTS RP5SA3000M02D581U402传感器基于磁致伸缩效应,通过非接触式测量技术实现高精度位移检测。其工作原理可分为以下步骤:

      1. 电流脉冲激发与磁场生成

      电子仓激励模块:产生短电流脉冲(1-3μs),沿波导管(由铁磁材料制成)传输。

      环形磁场形成:电流脉冲在波导管内产生环形磁场,与活动磁环(固定在被测物体上)的磁场相互作用。

      2. 磁场交互与应变波产生

      维德曼效应:电流脉冲的磁场与活动磁环的磁场交互,触发波导管的扭转机械波(应变脉冲)。

      应变波传播:应变波以声速(约2850m/s)沿波导管传播,方向包括向起始端和末端。

      3. 应变波检测与位置计算

      信号转换器:波导管起始端的转换器检测应变波,将其转换为电信号。

      时间差测量:通过测量电流脉冲发射到应变波接收的时间差,结合已知声速,精确计算活动磁环的绝对位置(位移值)。

      二、关键技术细节

      1. 非接触式测量优势

      无磨损设计:活动磁环与波导管无物理接触,避免机械磨损,寿命超过1亿次循环。

      恶劣环境适应性:波导管封装于不锈钢或铝制外壳(IP67/IP68),抵御油污、粉尘、高温(-40℃至+85℃)及高压(≤34MPa)。

      2. Profinet协议集成

      实时数据传输:通过Profinet RT/IRT模式实现高速、低延迟通信,支持多设备同步(如机器人、液压系统)。

      诊断与维护:远程监控传感器状态(如故障报警、电压异常),支持预防性维护。

      3. 抗干扰设计

      信号处理:采用差分传输、光耦隔离及滤波电路,抑制电磁干扰(EMI)和电网尖峰脉冲。

      电源隔离:隔离电源设计防止电流泄漏,确保信号稳定性。

      三、性能参数

      参数描述

      量程3000mm(3米)

      精度0.02% FS(1米以上行程)

      输出信号Profinet数字信号

      防护等级IP67(防尘防水)

      工作温度-40℃至+85℃

      更新速率每秒4000次(最大)

      638887988521258033183.jpg


    联系方式
    • 电话

    • 传真

      021-52500777

    在线客服